京都北郊的岩仓,某座不起眼的平房,茶室——

  “桂先生,请坐,不必拘礼。”

  中年人比了个“请”的手势。

  “那么……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年轻人正了正衣襟,随后与中年人面对面相坐——这间雅致的茶室里,除了他们俩之外,再无其他外人。

  中年人称年轻人为“桂先生”……后者的身份,已然是呼之欲出。

  正是“长州三杰”之一的桂小五郎!

  只见桂小五郎满身风尘,头发也是乱糟糟的,脸上黑一块白一块。

  乍一看去,还以为是哪个自乡下来的土包子。

  现如今,长州藩沦为朝廷钦定的叛贼,长州人成了臭不可闻的过街老鼠。

  为了偷偷地潜入京都,桂小五郎不得不扮丑,伪装成毫不起眼的乡下武士,以此来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

  身为长州藩的实际掌权者,“长州三杰”……即桂小五郎、高杉晋作和久坂玄瑞,全部荣登幕府最近发布的“通缉榜”的榜首。

  他们仨的通缉令贴满了各个市町的大街小巷,三人的赏金都是一致的——杀之者,赏黄金百两;擒之者,奖励翻十倍,赏黄金千两!

  当然,针对“长州三杰”的这一系列悬赏,只不过是起个“气氛组”的效果,很难发挥真正的作用。

  姑且不论他们都是实力顶尖的剑客,光是要锁定他们的具体行踪,就已极为困难。

  他们一个个的全都是飘忽不定的主儿,天知道他们目前在哪儿、接下来会去哪儿。

  “八月十八日政变”之后,结为联盟的秦津、会津和萨摩一同布下重兵,封锁京都,谨防长州人的渗透。

  然而……在缺乏高科技手段的封建年代,再怎么严密的封锁也总有疏漏。

  古代日本的城町是没有城墙作保护的。

  城町的全称是“城下町”,即“城堡下方的街町”。

  只有江户城、大坂城、高取城等领主老爷们的居所是有城墙的。

  至于城堡外围的市町,则没有任何防御设施,随进随出。

  没有城墙,也就没有城门,自然更不可能靠“严控城门”来封锁城町。

  换言之——若将彻底封锁京都,必须要严格把控连通京都内外的每条道路才行……想也知道,这种事情根本就不现实!

  于是乎,潜入像京都这样的大城町的路子,简直不要太多。

  如此,虽然略显鲁莽,但桂小五郎还是有惊无险地成功潜入京都。

  “桂先生,我们真的是好久不见了啊。”

  中年人半打趣地开口道。

  “那个时候,你是意气风发的尊攘派领袖,而我则是倍受关注的佐幕派公卿。”

  “可如今,你成了狼狈周章的通缉犯,而我则成了被迫隐居的僧人。”

  “唉,时也?命也?”

  桂小五郎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以《平家物语》的开篇诗歌来回应中年人:

  “‘祇园精舍钟声响,诉说世事本无常’。”

  桂小五郎之所以冒死潜入京都,便是为了与这位中年人会晤。

  由此可见,此人并非俗物。

  事实上,确实如此。

  这位中年人确实是一位了不得的名人——近年来大出风头的实力派公卿:岩仓具视。

  岩仓具视出身自家格低微的“半家”。

  按照惯例,“半家”出身的公卿与高官厚禄是注定无缘的。

  然而,他却凭借着自身的杰出才干,逐渐换取上层的信任与重用,成为朝廷中的重要一员。

  一年前,他强推“公武合体”,力劝和宫下嫁给德川家茂,促成朝廷与幕府的联合。

  和宫本不愿意去江户,甚至放出了“即使出家为尼,我也不会嫁到关东”的狠话。

  为了使和宫屈服,岩仓具视使尽了一切手段,其中包括了收买、胁迫等腌臜技俩,最终成功孤立和宫,走头无路的和宫只好答应了这门婚事。

  岩仓具视的“全心全意地拥护‘公武合体’”的这种行为,毫不意外地引起了尊攘派的极大不满。

  尊攘派认定他为祸国殃民的奸臣,将他列为此生必除的“四奸”之一。

  和宫远嫁江户后,晋升为右近卫权少将的岩仓具视也跟随前往。

  后来,京畿地区的尊攘运动愈演愈烈。

  尊攘派强烈要求严办岩仓具视。

  朝廷承受不住压力,只能勒令他辞官,落发为僧,并且禁止外出。

  就这样,岩仓具视被迫隐居在京都北郊的岩仓村,过起了不问世事的退休生活。

  当然,他的“不问世事”只停留在表面上。

  实际上,他一直在暗中观察天下局势,始终与朝廷保持联系,并且积极接触长州、萨摩、会津、新选组等各大势力。

  他曾经还邀请青登来他家里吃饭,但被青登以“事务繁忙”为由而拒绝了——并非客套,而是真的很忙。那时的青登刚刚平定伊势地区的叛乱,正忙着善后以及接下来的扩军计划。

  只要是稍有眼力劲儿的人,都能一下子看出:岩仓具视乃是朝廷里少有的能人、实干家。

  他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行事果敢,敢于担责,并不是那种只会打嘴炮的空想家,远非三条实美之流所能媲美。

  明知会得罪尊攘派,搞不好会丢了性命,却还是强行推动“公武合体”的进程——光是这等魄力,就已远胜常人了。

  就政治立场而言,支持“公武合体”的岩仓具视毫无疑问是隶属于佐幕派的。

  朝廷的佐幕派公卿虽很无能,但他们并没有暗弱到平白浪费这等人才。

  此前,纵使尊攘派百般施压,佐幕派公卿们也依然死保岩仓具视。

  之所以只革了他的职务,而不是直接杀了他,实质上就是在变相地保护他。

  现如今,以三条实美为首的尊攘派公卿被赶出京都,现在全面上台的佐幕派公卿多为庸碌之辈。

  为了保证朝廷的威严与正常运转,佐幕派公卿们不得不倚重岩仓具视。

  如此,岩仓具视拥有了其身份所不匹配的巨大影响力。

  不夸张的说——相比起毫无存在感的天皇,以及百无一用的其他公卿,岩仓具视才是如今能够代表朝廷势力的门面人物!

  别看他现在乃是退隐之身,但他的复出与否,全看朝廷的一纸命令。

  待时机成熟了,朝廷定会重新予以起用,壮大自身的力量。

  所以说,朝廷并非没有自主意识的吉祥物,他们的心眼子一点儿也不少。

  能够左右朝廷意志的人,不在御所,而在京都北郊的不起眼的村落里……实在是既滑稽,又讽刺。

  “岩仓先生,多余的废话,我就不说了。”

  桂小五郎绕开寒暄,一板一眼地正色道:

  “我是来和您谈合作的。”

  岩仓具视哑然失笑:

  “合作?桂先生,您太高看我了吧?我现在就只是一介寓公,我能和您谈出个什么来呢?”

  “岩仓先生,请别打马虎眼。”

  桂小五郎换上严厉的语气。

  “世人皆说您是佐幕派。”

  “但我知道,您其实既不是佐幕派,也不是尊攘派,您是‘朝廷派’的!”

  “不论是全力支持‘公武合体’,还是坐视三条实美等人被驱逐出京都,全都是您试图恢复朝廷权威的手段而已!”

  ??????55.??????

  岩仓具视仍保持着笑意。

  不过,他的眼中闪过一抹锐利的眸光。

  桂小五郎的话音仍在继续:

  “岩仓先生,您想要恢复朝廷的权威。”

  “而我想要挽救这个濒临破灭的国家。”

  “就一定程度而言,你我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

  “我且问你,当前的海内局势,可如您所愿?”

  “新选组平定大和之乱,会萨联军击退长州军,佐幕派压倒尊攘派,幕府声威大振。”

  “橘青登受封大名,替幕府镇守西疆。”

  “德川家茂是励精图治的名君。”

  “橘青登是得之可兴邦的国之上柱石。”

  “内有圣君,外有能臣……虽然很不想承认,但如今的幕府已渐有中兴之象!”

  “岩仓先生,幕府若是中兴了,哪儿还有朝廷的位置?”

  “您难道愿意坐视朝廷变回以前那个任幕府摆布的人偶吗?”

  “再不采取行动,您最不乐见的此等景象,便要变为现实了!”

  一鼓作气地说完后,桂小五郎紧盯着岩仓具视的眼睛,等待对方的回复。

  岩仓具视并未让他久等。

  “……桂先生,你是长州藩内难得的明白人。既如此,那我也打开天窗说亮话吧。”

  他不再露出那种装傻般的笑容。

  只见他换上无悲无喜的淡定表情,缓缓说道:

  “首先,你说得很对。”

  “对朝廷而言,幕府的重新崛起并非一件好事。”

  “对于当前的状况,我也感到很焦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破局之策,恨不得马上展开行动。”

  “但是,家国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岂能儿戏?”

  “我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再思考一阵子,才能决定接下来的一步棋该怎么走。”

  岩仓具视的这一席话,等于是委婉地回绝了桂小五郎的合作请求。

  桂小五郎虽面露惋惜之色,但也没有太过垂头丧气——岩仓具视虽没有当场答应,但也没有立刻回绝。

  在政治家的世界里,“不偏向任何一方的暧昧态度”往往意味着“可以争取”。

  这个时候,岩仓具视冷不丁的笑了笑:

  “桂先生,放轻松,你太紧张了。”

  “幕府的中兴……谈何容易?”

  “经过二百五十年的积累,幕府的种种弊端早已是根深蒂固。”

  “税款收不上来;军队腐化;冗官冗员……这些问题可没有简单到光靠几个明君贤臣的出现就能得以解决的地步。”

  “我承认德川家茂是难得的明君。”

  “但他太年轻了,根基薄弱,缺少威望。”

  “他能否实现幕府的中兴?我对此是抱悲观态度的。”

  “至于橘青登……”

  说到这,岩仓具视停了一停,随后摇了摇头,发出露骨的嗤笑声。

  “橘青登他现在正焦头烂额呢。”

  “他治下的秦津藩若是发展成为兵精粮足的雄藩,确实是会变为吾等的大患。”

  “可前提是——橘青登得有那个建设藩国的雄厚资金才行。”

  “桂先生,你应该也很清楚,若想建设一个国家,其中的秘诀无非就是一个字:钱。”

  “大津虽是一块福地,可要让它哗哗哗地产出钱粮来,少不了建设与投入。”

  “据可靠的消息称,橘青登目前正为钱所困。”

  “他的新选商会虽很能赚钱,但在建设藩国所需的庞大资金面前,新选商会的那点营收能力终究是九牛一毛。”

  “除非橘青登有能力在短时间内筹到天文数字般的海量资金,使秦津藩获得飞跃式的迅猛发展,否则我们暂时是不必那么紧张的。”

  桂小五郎认真听完后,略作思考。

  须臾,他轻轻颔首:

  “嗯……岩仓先生,您说得对。”

  ……

  ……

  大坂——

  青登在桐生老板的领衔下,穿行在大坂的街头。

  天才刚亮,空气中仍饱含着露珠的味道。

  尽管时间尚早,但大坂的市坊里已经焕发出蓬勃的活力。

  车马喧阗,熙来攘往。

  货郎们推着小车、扛着扁担,一阵高过一阵的叫卖声在秋日澄澈的天空下回响。

  更有自大坂附近的农村而来的海量农人运载着无数粮食、蔬果,准备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400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组建了最强剑客集团,我组建了最强剑客集团最新章节,我组建了最强剑客集团 xbiquges.com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