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万界惊骇!寇可往,我亦可往

  画面一转,则是文武百官面前,刘彻的受封大典!

  太监正宣旨:

  “受命承天,大皇帝诏。”

  “皇太子刘彻,已届成年,自即日起,朕决意命其行监国事。”

  汉景帝此时已经年迈,语重心长地看着刘彻说道:“刘彻,你成年了。”

  “你要,顶起这大汉的天下!”

  ……

  而镜头一过,则是匈奴人派遣使者来我大汉朝的画面!

  和其他朝代使者来中原时候的毕恭毕敬不同,匈奴人,却反而趾高气扬!

  用下巴看人,丝毫没有好脸色。

  甚至见到皇帝,都不行下跪之礼!

  并且还振振有词:“匈奴,为上天所立,日月所置。”

  “普天之下,至高无上。”

  “大单于的使者,我们没有向别家皇帝下跪的习惯。”

  ……

  视频进行到这里,众大汉帝王死死捏着拳头!

  他们有的只是在史书当中读过只言片语。

  却并不知道详情。

  可是当今天,那令人发指的种种画面出现的时候,这股民族大恨之火,无论如何都浇不灭!

  ……

  【而之后,更加过分!】

  【就连太皇太后宫中的丫鬟,都被匈奴人给烧死了!】

  【死的只是一个丫鬟而已,没什么大不了?!】

  【不!】

  【就算是打狗,不也要看主人?】

  【野狗与官家的狗,能一视同仁?】

  【况且,这还是太皇太后身边的丫鬟!匈奴人说杀便杀,这气焰是嚣张到了什么地步?】

  【是根本不关心你大汉如何反应,根本不将你大汉王朝,放在眼里!】

  ……

  此时,画面来到了大汉王朝的朝廷之上。

  汉武帝刘彻端坐殿上。

  殿下,群臣皆神情严肃。

  汉武帝刘彻:“朕今日召集你们,是讨论对匈奴的对策。”

  “是战是和,也不止一次了。”

  丞相田蚡拱手,冷静说道:“这不是一个简单战与和的问题。”

  “臣来时,与东宫太后谈到这件事,太后非常的悲伤。”

  “可是太后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匈奴人如此熟悉汉宫里的情况。”

  “依臣之见,应该在护送队伍中仔细盘查,找出奸细。”

  汉武帝神色没有任何变化,仍然十分冷峻道:“不要顾左右而言他,朕没有那么多闲工夫。”

  此时,太行令王恢站了出来:“陛下,臣有话要说。”

  “讲。”汉武帝。

  王恢站如松,抬头谏言:“陛下,上次廷议,臣之所以建议朝廷,放弃和亲之策,实在是朝廷与匈奴,根本不能谈和!”

  “一方是委曲求全,软弱无力,一意逢迎;”

  “而另一方是永不满足,欲壑难填,不断勒索!”

  “匈奴人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我汉朝,六十余年来,一直把自己比作黄羊。”

  “总是以飞快逃跑的四蹄对着狼说话。”

  “而今,以陛下的神威。”

  “四海统一,天下归心。”

  “辽阔的地域,充实的国力。”

  “我大汉,早已不是只能逃跑的黄羊了!”

  “所以,臣以为,汉朝已到了应该给予匈奴以教训的时刻了!”

  此话一出,不少大臣淡笑,点头表示赞同。

  而丞相田蚡斜眼看着,并没有说话。

  但此时,御史大夫韩安国,年老却语气强横:“陛下,臣听说高祖皇帝,曾被匈奴围困于平城,达七日之久,以至到了断粮的地步。”

  “可高皇帝返京后,不但没有愤怒,没有以牙还牙的念头,相反,决定以德报怨。”

  王恢双眉倒竖:“那大人的意思是,不断以德报怨?”

  韩安国缓缓挺直身躯,“冤冤相报,何时能了啊。”

  “高祖依赖,实行和亲政策,已经五代受益。”

  “文帝、景帝正是由于懂得了不能长期对外作战的道理,所以延续了对匈奴的和亲。”

  “卑臣以为,对匈奴,不能轻易地开起战端。”

  王恢冷哼一声:“御史大夫说的不对。”

  “高祖皇帝,几十年戎马倥偬,之所以忍辱负重,不报平城之屈辱,是因为当时的力量不够!”

  “还需要休养生息,顺应天下的愿景,解决民生的温饱。”

  “现在朝廷强大了,边境线却还是年年受到威胁,兵士伤亡惨重。”

  “你可曾看见,道路上运送我大汉男儿尸体的车,是前后相连!”

  “这是令我所有大汉臣民痛心的事啊!”

  “所以,臣以为,应当坚决打击匈奴,避免这种悲剧,继续演下去,传至我们的后代!”

  可韩安国老气横秋,更是断言:“你说错了!臣以为,没有十倍的好处,不能放弃旧业!”

  “没有百倍的功利,不能改变常规!”

  ……

  眼下,汉武帝端坐于上,手指来回轻搓。

  主战和主和派,可以说争得面红耳赤。

  一时之间,似乎也没有一个结果。

  ……

  过了半晌,殿中吵吵嚷嚷,还未断绝。

  王恢:“臣以为,匈奴只可威服,不能仁恕!”

  韩安国处处否决:“即便威服,也要以仁以智,臣以为用兵之道,必须以冷待热,以静制乱,以逸待劳。”

  “匈奴人常年在马背上,吃喝,做买卖,睡觉,而我们还要组织,训练,征调等等,强势用兵,只怕会适得其反。”

  顿时,一直默不作声的汉武帝听到这,突然开口:“关于匈奴人的那点德行,朕早就清楚,不必多说。”

  “朕现在要问的是。”

  “打,还是不打!”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之中,陷入一片沉寂,没有哪位大臣再次说话。

  汉武帝见状,目光看向一旁。

  “来呀,把朕带的两样东西拿来。”

  不一会儿,两位太监急匆匆前来,手上各呈着一份竹简。

  “这是在天禄阁找到的两件文档,一件是匈奴大单于当年写给吕太后的国书。”

  “一件是吕太后,给匈奴的回信。”

  “你们看看匈奴是如何在国书中,以猥亵之词,凌辱我大汉的国母!”

  “也看看我们的国母,又以何卑微屈膝之辞,忍气吞声,这是什么?”

  “这是耻辱!耻辱!”

  竹简被发下去,众大臣看后,皆说不出话来,甚至拿着竹简的双手都有些颤抖。

  汉武帝咬紧牙关,惊怒喝道:“你们可能都忘了,但朕没有忘!”

  “今天你们都在这,谁也不能走,全部都要表态!”

  “今后数十年,我大汉,是战是和,都要给朕说清楚!”

  ……

  看到这,诸位皇帝真是满腔怒火无处发泄。

  岂止是匈奴这么可恶?

  突厥之于唐朝;

  金人之于宋朝;

  倭寇之于明朝;

  诸国列强瓜分清朝!

  ……

  多少外贼一直对中原王朝图谋不轨!

  如果一味地忍让下去,那不是懦夫是什么?

  难道说,被动挨打的久了,就永远站不起来了吗?

  就因为跪得舒服,所以当有人喊出一定要站起来,挺起脊梁的时候,非但不支持,反而还拉着其他骨头硬的有志之士一起跪下磕头?

  生怕扰乱了那些懦夫的安逸生活?

  这跟逼死辛弃疾的大宋皇帝们,有何区别?

  说是主和派,不如说是投降派!

  大刀都已经架在了脖子上,难道还叫人不起来反抗吗?!

  有时,战争是错误的。

  但保卫战,保卫家国,保卫人民之战——

  何错之有?

  ……

  历史针对外敌的战事之中,有打有和,可这些历史,对于画面中的汉武帝还不知道。

  他们,还在探索这一条新的道路!

  ……

  画面中,眼见天色漆黑,皇帝和大臣皆都没有走。

  然而最终,还是停留在了丞相田蚡的一句《司马法》上:

  “陛下,国虽大,好战必亡!”

  可汉武帝却轻笑一声,“看来,今日的廷议,结论很明显了。”

  “国虽大,好战必亡,可是丞相为什么只说了前半句?”

  “那后半句呢?”

  “王恢。”

  “臣在。”

  “你把后半句,说给朕听听。”

  王恢忙应道:“《司马法》是这样说的,国虽大,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田蚡咽了咽喉咙,眼神都不敢抬高。

  汉武帝朗声一笑,可眼神却十分凌厉!

  “不要只说一面之词,尤其是这后半句!”

  “朕以为对当今的汉朝,尤为重要。”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从今天起,丞相督促少府,要即刻准备军费。”

  “汉军的精锐,要完成调动布防,加紧编程训练。”

  “这件事情,朕已经考虑了十年。”

  “这场战争,不是只打一年两年,而是要打十年,二十年。”

  “甚至更久!”

  ……

  “好!”

  不仅是众帝王,诸多大臣、将士也是看着天幕,全都在称赞叫好。

  心情终于算是舒坦了一些!

  ……

  【至此,在经历了一系列政策争论之后,汉武帝决定改变以静制动的传统对匈奴方略,刘彻随即任命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屯兵于面对匈奴王庭的云中。】

  ……

  而当一切准备妥当,一日,汉武帝将所有文武百官军都召集在了一起。

  殿上,刘彻豪气开声:“朕已决定,对匈奴开战!”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现在到了重用你们的时候了。”

  李广闻言,脸上掩盖不住的悦色:“好啊,陛下,十几年来,臣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其他大将也是蠢蠢欲动。

  汉武帝这时将所有将军安排妥当,多兵线作战,可以说是全面出击!

  但这时,韩安国面露难色,“陛下,臣有些担心,怕我军全线出击,力量分散,很难互相支援。易于被匈奴,各个击破。”

  一时之间,汉武帝细细琢磨,没有表态,而是看向众将军:“诸位将军,你们怎么看。”

  “李广,你就久经沙场的老将了,你说说看。”

  李广低眉:“依臣与匈奴作战的经验,任何预先计划的,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关键在于,随机应变。”

  “公孙敖。”汉武帝再一次点名。

  公孙敖则也点头说道:“此番作战,与历次对匈奴作战都有不同,我军对这样新的作战方式,尚无经验可以借鉴。”

  “对我军是新的,对匈奴也是新的,匈奴猝不及防,而我军又在奔驰运动之中,臣以为,他们没有力量迅速集中兵力伏击我军。”

  汉武帝面色稍缓,但仍然喜怒不形于色,“卫青。”

  这时,还是一位年轻将军的卫青有些拘谨,“臣,在诸将军面前,尚是未经战争的晚辈,在此,只表一个态度。”

  “陛下指向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400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盘点十大盛世,榜首竟是种花家!,盘点十大盛世,榜首竟是种花家!最新章节,盘点十大盛世,榜首竟是种花家! xbiquges.com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