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宁卫民自己个儿的生意。

  先说服装这一块儿,由于门路越趟越开,越做越熟。

  街道缝纫社靠批发和加工,和罗广亮那帮弟兄们靠零售和垄断剪标货,都赚海了。

  甚至于前门地区个体户和秀水街上其他无照小贩,都因为接了宁卫民手里的俏货,也跟着挣了不少。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红火,这样皆大欢喜的情况下。

  居然无意中又让宁卫民把握住了一个难得的商机。

  敢情皮尔·卡顿这一次从法国赴华签合同,还带来许多比较新颖的款式服装,想要投放到共和国的市场试水。

  按照约定俗成的做法,这些服装的款式没经过市场验证,肯定不会大批量生产。

  只能先十几件,几十件一款的小量制作,试探市场的接受度。

  而这样一来,不光是宋华桂头痛,连带着也让那些国有服装厂全都为难了。

  因为做这些衣服,量小不说,对手工和时间的要求还高。

  宋华桂是发给谁,谁都不爱接。

  工厂这边,是谁接下了这样的订单,谁发愁。

  然而宁卫民得知这件事后,却忍不住开始盘算了。

  因为明摆着的啊,干这种活,煤市街街道的缝纫社最合适不过了。

  比起一般的裁缝铺,街道缝纫社有一定的规模。

  而且在经营上还很灵活,不像国营服装厂那么死性。

  唯独可虑的就是质量能不能过关的问题。

  宁卫民当然清楚,皮尔·卡顿品牌的服装,对做工要求有多么严谨。

  有时候哪怕门襟儿有一点对不起都必须返工。

  他就觉得,以缝纫社那帮老娘们的业余水准恐怕够呛啊。

  于是为了万全起见,只能让缝纫社先试做几件看看。

  如果过得去,他才好跟宋华桂开口。

  可让人真没想到啊,缝纫社还真有人才。

  苏锦简直一鸣惊人!

  作为缝纫社唯一的一位男性成员,裁剪技艺竟然也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宁卫民见了苏锦做出来的样品,不但为之愕然,而且信心大增。

  果不其然,把这几件衣服给宋华桂拿过去看了一看,这差事就被顺利讨了过来。

  嘿,这时候再看这件事,那可是太合适了!

  一是宁卫民讨了领导的喜欢。

  宋华桂相当高兴,认为宁卫民确实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值得倚重。

  自己提都没提,他就能主动替自己分忧,这太难得了。

  二是宁卫民也顺手卖了国营的服装工厂那些人一个人情。

  当那些厂子得知宁卫民把这事揽走了,就没有一个厂长和负责人不念他好的。

  为表达感谢,厂方当然会同意在给他的货上,额外照顾照顾。

  三,街道缝纫社上上下下,也对此喜不自胜啊。

  别看国营厂看不上这十三四块钱一件单衣,三十几元一件大衣的加工费。

  可街道缝纫社的经营成本才多点儿啊?

  那是他们根本够不着的肥差。

  即便是宁卫民顺手剥了一层皮去,留给街道缝纫社的,只有八九块一件单衣,二十几元一件大衣的制作费。

  也足够李主任、边大妈和苏锦乐得屁颠屁颠的了。

  他们粗略一算,每月按二百件算。

  由苏锦带着五个手艺好的临时女工一起干,足能应付过来。

  如果刨除工人的加工费,差不多还能给缝纫社挣个上千块。

  乖乖!这都够给十几个人发整月工资的了!

  根本不能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了,而是天上砸下来的肉饼啊。

  而且滋滋冒油,嗷嗷闪光!

  于是在得到宁卫民保证,至少两年内不会缺活儿的承诺下。

  李主任和边大妈毅然决然扩招了十个人,并且他们还做出了一个颇具前瞻性和魄力的决定。

  花三千块钱买了一台半旧的整熨机和一台二手锁眼钉扣机,来增强制衣能力。

  说白了,鸟枪换炮了!

  自此开始,缝纫社就已经不再是纯粹的手工作坊了。

  反而有了点机械自动化的意思。

  连带着宁卫民的其他活儿都跟着受益。

  甚至如果不讲道德和良心的话。

  宁卫民完全可以直接剽窃,完全照办皮尔·卡顿的服装设计,让缝纫社用国产布料生产。

  只需随后拿到市场上倒手去卖,他即可轻易获得丰厚的回报。

  还有烟酒店那边。

  由于经济向好,直接刺激了社会对于烟酒的需求量。

  今年年底的旺季,比起去年年底的大提价来,行情一点不差。

  再加上许多老百姓不惜从嘴里扣钱,从衣服上省钱,一年到头就盼着能尽快攒够钱买台彩电或者是收录机。

  家电业务也随之爆棚。

  毫不夸张的说,一进入12月份,张士慧两口子都快忙飞了,足不沾地的给宁卫民挣钱。

  不过反过来,恰恰是因为这段时候生意好得没边了,有好几天,宁卫民都对接张士慧的电话存有心里阴影。

  因为直到目前为止,他仍然没能兑现为烟酒店招工的承诺。

  实事求是的说,倒真不是他没当回事,而是真找不着合适的。

  本来他好不容易才找着两个性情合适的待业青年。

  可没想到,一位干了没两天就被家里给叫回去了。

  人家爹妈说宁可饿死也不让孩子干个体,怕学坏。

  另一个倒是挺踏实,可干了十天,就发现这位老咳嗽,止不住的那种呛咳。

  后来去医院一查,好家伙啊,居然查出肺结核来了。

  给张士慧当场吓一半死,生怕自己也被传染,他赶紧给了一个月工资送走了这位瘟神。

  所以宁卫民一接张士慧电话,就得落埋怨,就得挨数落。

  张士慧跟他抱怨,说自己连学车练车的时间都没有了,还说连累自己媳妇还得老跟单位请假。

  不是催宁卫民快点再找人,就是老逼着他去烟酒店里帮忙。

  可宁卫民的时间几乎都被雕塑展的事儿占据了。

  何况插手烟酒店,他历来也都是负责战略性指导,哪儿有空去忙这样的小事啊?

  无论是敷衍还是拒绝,都让他很不好意思。

  找人呢,又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搞定的事儿。

  所以最后没辙了,只能是暂时性的由张士慧的岳父岳母轮流上阵。

  这才算解决了人手跟不上业务爆发的问题。

  可要说生活里的事儿还就这么有意思。

  别看有时候,咱们急着需要什么,渴求什么,越着急越寻不来。

  可兹要你放弃了,不急了。

  也许刚回过脸来,就会立马发现,你急需的就在你的面前,你的手边呢。

  找人也一样。

  宁卫民压根没想到,他需要的人竟然是在邮市门口找到的,而且还是因为生肖票。

  这一年来,宁卫民其实很少到东华门的集邮总公司来。

  头半年是因为手里没钱,后半年是因为太忙碌。

  但到年底的时候,他哪怕再忙,也得挤出点时间往这跑跑了。

  因为年初错过去的狗票,他还想着抓紧时间,用尽量低的成本给凑齐了呢。

  他的心中可有宏图大志啊。

  如果这精心计划的敛财手段,要因为缺了这一环,而达不到最佳效果。

  那对他可就是当世之遗憾啊。

  他自己都会觉着糟蹋了重生的机会,太侮辱穿越者的身份了。

  结果这一来,他就发现集邮总公司门口小树林的市场情况和去年年底大不一样了。

  一是猴票价格已经蹿升到二十二了。

  而且鸡票,狗票也随之抬头。

  或许是他从中把持引发的蝴蝶效应。

  这几张生肖票的上涨幅度。都比他记忆里的历史数据要高得多,快赶上两年后的价儿了。

  那甭问啊,他肯定是一边出猴票往下砸行情。

  等价儿落了,再整版的吃进狗票了。

  二就是他发现这个市场里已经隐约出现掮客的身影了。

  也就是给买主和卖主两头牵线的中介。

  当然,这个年代的中介远不像日后那么专业,那么牛,那么能忽悠。

  说白了,就是些住在附近,没什么事干,得着机会就想借促成交易,挣盒烟钱的主儿。

  而这其中就有这么个身形特殊的中年妇女尤为显眼。

  她带副眼镜,年纪大概四十初头。

  不知是天生的还是后伤的,她的脖子斜着插进了胸腔里,使得她的身子前后都鼓出个大包。

  下巴紧贴着锁骨,还向右倾斜,脑袋像是从一个坛子里向外使劲儿探着。

  整个上身只有腿的一半长,显得两条腿又长又细,走起路来像只鸵鸟。

  可就是这样的身体条件,她却既勤快,又客气,而且还会说话。

  别看对邮票根本不懂,可这位的优点在于见着什么人都能搭顾。

  在邮市几乎就没停脚休息的时候,老跟什么人在聊着。

  而且她记性好,对常交易的几种邮票的买卖价钱记得倍儿熟。

  真促成一笔,跟两头的人都会道谢。

  宁卫民来了一两次之后,在她的极力招揽下,也通过她卖出去十来张猴票,好心地照顾了一下这位的生意。

  结果就发现这像“缩脖儿坛子”一样的大姐,简直太容易知足了。

  从他手里挣了五块后,简直快把他当上帝供着了。

  其实这也很正常。

  毕竟这年头的邮市还是规模小了,不像日后,都是成盒成版的交易。

  像宁卫民这样的豪客,别说本身就绝无仅有。

  <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400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真空下楼取快递被C嗯啊,真空下楼取快递被C嗯啊最新章节,真空下楼取快递被C嗯啊 xbiquges.com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