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不平手持长刀,宛若信步闲庭,眼前的白莲教众喊叫着冲杀,却只留下了倒地的尸体。
人头滚落!
汤不平踏血立刀,刀已破刃,盯着挺直刀身,刀尖处微微上翘,一道血槽直延剑柄,整把刀形似雁翎,不由皱眉,低沉地言语道:“这是雁翎刀?”
刀骤然斜出,教徒咽喉处喷出一道红线,瞪大眼倒在了汤不平面前。
“看来这背后,不止是白莲教那么简单!”
汤不平眼神阴翳地看着眼前的白莲教徒,白莲教或许可以组织起来不少人,形成一股势力,但绝对无法拿到大量的雁翎刀。
大明腰刀,主要为雁翎刀、柳叶刀、绣春刀。
御林军、锦衣卫、安全局,主要配备的是绣春刀。
军队中的骑兵、步兵,主要配备的是柳叶刀。
官丞、士兵、护卫等,主要配备的是雁翎刀。
这些腰刀,无一例外都是朝廷制刀,白莲教是传教,整天想着拉人下水,他不是化缘,去器械司局也化不出来这玩意。
如果说撞大运,捡了一把雁翎刀也是可以理解,谁没有丢东西的时候……
可这里不是一两把,而是上百甚至更多。
很明显,这背后一定有朝廷势力参与其中!
汤不平连杀数人,进入衙门大堂内,看看砍倒一名百姓的邱大来,甩手之间,手中的刀便飞了出去。
邱大来转身斜劈,一刀斩落汤不平掷来的刀。
“没想到,你还有点底子。”
汤不平有些意外,迈步走了过去,一旁教徒持刀劈砍,汤不平后撤一步,抬脚便踢在了对方的手腕处。
咔嚓。
骨折的声音令人心惊。
汤不平接住落下的雁翎刀,横刀而过,原本惨叫的教徒,只剩下了嗬嗬声。
邱大来没想到对方如此厉害,听了听周围动静,知是逃不掉了,便咬牙道:“看来我们的计谋失败了,不过又如何,死的人越多,弥勒降世越快!”
汤不平微微摇了摇头,弥勒?
算了吧,这世上没有真佛!
苦难在这世上,来了一轮又一轮,几千年来,死了无数百姓,也不见所谓的弥勒出世。
若真有弥勒,汤不平很想试试,到底是他的脖子硬,还是自己的刀快!
“你踢了我七脚,我还你七脚,公平。”
汤不平冷冷地说道。
邱大来哈哈大笑起来,旋即从难民衣服上,撕了一个布条,缓缓缠在拿着刀的右手之上,道:“我当时就应该杀了你!”
汤不平抬了抬头,看了一眼空了的房梁,然后对邱大来道:“若是你早点动手,我也不需要挨那几脚。你这样绑着刀,可少了许多变化,不太明智。”
邱大来凝重地系好,目光盯着汤不平。
眼前的人力量绝非寻常,若不绑住刀手,说不定一击之下刀便飞了。
“少废话!”
邱大来喊叫着冲上前,手中长刀以劈华山之势,重重斩落,汤不平瞳孔微微一寒,毫不避让,抬刀迎了上去。
叮!
砰!
邱大来蹬蹬后退,嘴角流出血迹,低头看了看胸口的脚印,脸色有些苍白。
汤不平刀走灵蛇,掠过邱大来的手腕,随后便是重力一脚,邱大来飞出,砸在了堂桌之上,整个堂桌咔嚓折断……
瞿佑看着不远处热闹的阳春街,心中一喜,只要过了阳春桥,混入人群,自己便会安全。
过几日风声不紧,易容出城并非难事。
瞿佑刚上桥,便看到了一脸笑意的黄子澄、景清等人,慌不择路之下,直接跳到了河里。
黄子澄站在桥上,看着水里扑腾的瞿佑,喊道:“这位兄台,可需要帮忙?”
瞿佑这才想起来,黄子澄根本没见过自己……
好不容易上了岸,还没来得及跑路,瞿佑便看到了笑吟吟地雄武成。
郁新没有动用卫所之力,只凭着安全局二十余人,三千青壮难民,便平定了白莲教叛乱,杀二百三十余教徒,活捉了瞿佑、吴远,剩余二百余教徒,被郁新押到了城门口,当着百姓与难民的面,一起砍了。
“白莲教徒,祸国殃民,日后谁再敢结党营私,身入白莲教者,按朝廷律令,杀无赦!万望诸位以此为戒,莫要兴风作浪,害人害己!”
郁新高声喊道。
相对于苍白的语言,人头是最好的警告。
一时之间,定远肃然。
郁新正在拟写奏折,主簿谢刚匆匆走入大堂,道:“大人,城外来了许多粮商,希望朝廷可以高价购置。”
“高价?为何要高价?一两银子两石米,让他们把米留下,人可以走了。”
郁新没时间理睬这些小事,白莲教徒可以控制定远,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信号,若朝廷不早点拿出对策,必成大患。
五百余教徒,只不过是定远一地。
定远之外呢?
当下白莲教教徒最多的,还不是凤阳府,而是河南、山东与北直隶等地。
一旦这些教徒形成一股势力,反叛朝廷,其后果不堪设想。
朱元璋的苛政,朱允炆的施政方略,都不断在伤害士绅利益,这些又促使士绅在立场上倾向于白莲教,甚至主动为其提供掩护,支持,乃至于自己也加入白莲教。
白莲教扎根民间,本就是朝廷控制薄弱之地,若再有城中士绅为其提供支持,那白莲教在民间的影响力,将不可小觑。
郁新将自己的担忧写入奏折之中,交给雄武成,道:“这封奏折,要以最快速度递送京师。”
雄武成接过奏疏之后,从怀里又掏出了一叠纸,喊来镇抚司汤不平,一并递了过去,道:“你亲自跑一趟京师,将郁阁老与我的奏折送上去,若是可以,当面汇报定远之事。”
汤不平收好文书之后,离开县衙,打马便离开了定远城。
郁新皱了皱眉,道:“雄同知什么时候会写奏折了?”
雄武成哈哈笑了起来,道:“莫要欺负我是武夫,武夫也有武夫写奏折的法子。”
“好吧,那瞿佑可交代了?”
郁新转了话题。
雄武成摇了摇头,道:“邱大来被汤不平三脚踢死了,吴远受尽折磨,求饶上百次,依旧不知谁是古今,那瞿佑倒是个硬骨头,无论怎么动刑,都不开口。”
郁新走到堂中,沉声道:“瞿佑见势不妙,舍弃教众孤身逃走,只这一点便足以证明,他有求生意志,以死相逼,他会开口的。”
雄武成重重地点了点头,道:“既如此,我亲自审讯!”
皇宫,武英殿外。
内阁大臣解缙、工部尚书郑赐求见,双喜有些为难地看着两人,道:“昨儿皇上只休息了一个时辰,这才刚用过午膳,午憩还至一刻钟,两位大人能否稍候一二?”
解缙、郑赐听闻之后,对视一眼,不免有些担忧,只是所汇报之事重大,又不敢迁延。
就在两人犹豫时,殿内传来了朱允炆的声音:“让他们进来吧。”
双喜连忙请解缙、郑赐入殿。
朱允炆强撑精神,赐座二人,直接问道:“郑尚书也一起来了,可是张显宗那里有了消息?”
郑赐眼一红,起身走出,跪在地上,然后拿出了一份奏章,道:“皇上,张显宗,他,他为国尽忠了!”
“什么?!”
朱允炆脸色一变,站了起来。
双喜连忙接奏章,呈给朱允炆。
朱允炆展开奏折,低头看去,一股凄怆之感,铺面而来。
“臣户部主事宋礼顿首于徐州,工部侍郎张显宗奉命勘验水道,整堤安民……天雷滚滚,骤雨连夜,河水猛涨,天下危情……死肉初去,又已奔赴,身立长堤,浩气长存……”
“如今分水之策效用初显,开封、宿迁、淮安诸地已无大忧……赖圣人之德,全百姓之福,臣请为张侍郎立碑作传,以彰后世……”
朱允炆手中的奏折滑落在地,犹然记得,张显宗走时,自己还与他约定,待他归来,亲自设宴!
可如今?!
“皇上,安全局指挥同知薛夏求见。”
黄门禀告道。
朱允炆定了定心神,道:“让他进来。”
薛夏匆匆入殿,跪在朱允炆面前,高声喊道:“臣薛夏失职,还请皇上降罪!”
郑赐看着薛夏,顿时潸然。
朱允炆为了保护张显宗,派去的护卫便是薛夏,一位真正的安全局实权人物!
他没有失职,张显宗的死与他无关。
朱允炆也清楚这一点,只是无论如何,薛夏都没保张显宗周全!
“皇上,张大人临终之前,留下一封信,让臣下务必转交皇上。”
薛夏从怀里拿出牛皮袋,取出了那封珍贵的信,双手托举过头顶。
朱允炆亲自走了过去,低头看着信封之上的字:
“臣张显宗拜,皇上亲启。”
朱允炆打开信封,取出其中的信,一看之下,连忙转过身去,两行眼泪滚落而下。
“臣知岁月浅短,再无明日,应皇上之宴,恐无法赴约,失约皇上,乃臣之罪一。分河北上山东,必害沿线百姓,淤塞河道,致留后患,乃臣罪之二。未赴开封,不知夺淮真相,乃臣罪之三……”
“臣荐户部主事宋礼,其人有水文大才,若用此人,天下水患,大半可平……薛同知照料有加,臣下伤患,与其无关,万望皇上莫要牵连忠诚之人……”
“愿皇上贤明永志,以万民为重,开我大明盛世,日月永存……臣张显宗,叩首!”
朱允炆挥了挥手,低沉地说道:“你们都下去吧。”
解缙、郑赐、薛夏与双喜等人退出武英殿。
朱允炆握着信的手,微微抖动着,低头看去,两滴眼泪砸在了信上。
墨,晕染。
朱允炆的内心,从未被一股力量如此击中过。
这股力量,浩然天地!
这股力量,万古长青!
他的心中没有个人,没有小家,只有万民,只有国!
他在临死之前,仍在给自己举荐人才!
他在临死之前,仍在保全他人!
他在临死之前,仍心系大明,用最后的生命,给自己送上——绝响的建言!
张显宗,他是大明的忠臣!
朱允炆擦去眼泪,再坚强的帝王,也有被动容的时候,无关软弱,只因,这份忠诚,直击人心,可昭日月!
本章已完成!
人头滚落!
汤不平踏血立刀,刀已破刃,盯着挺直刀身,刀尖处微微上翘,一道血槽直延剑柄,整把刀形似雁翎,不由皱眉,低沉地言语道:“这是雁翎刀?”
刀骤然斜出,教徒咽喉处喷出一道红线,瞪大眼倒在了汤不平面前。
“看来这背后,不止是白莲教那么简单!”
汤不平眼神阴翳地看着眼前的白莲教徒,白莲教或许可以组织起来不少人,形成一股势力,但绝对无法拿到大量的雁翎刀。
大明腰刀,主要为雁翎刀、柳叶刀、绣春刀。
御林军、锦衣卫、安全局,主要配备的是绣春刀。
军队中的骑兵、步兵,主要配备的是柳叶刀。
官丞、士兵、护卫等,主要配备的是雁翎刀。
这些腰刀,无一例外都是朝廷制刀,白莲教是传教,整天想着拉人下水,他不是化缘,去器械司局也化不出来这玩意。
如果说撞大运,捡了一把雁翎刀也是可以理解,谁没有丢东西的时候……
可这里不是一两把,而是上百甚至更多。
很明显,这背后一定有朝廷势力参与其中!
汤不平连杀数人,进入衙门大堂内,看看砍倒一名百姓的邱大来,甩手之间,手中的刀便飞了出去。
邱大来转身斜劈,一刀斩落汤不平掷来的刀。
“没想到,你还有点底子。”
汤不平有些意外,迈步走了过去,一旁教徒持刀劈砍,汤不平后撤一步,抬脚便踢在了对方的手腕处。
咔嚓。
骨折的声音令人心惊。
汤不平接住落下的雁翎刀,横刀而过,原本惨叫的教徒,只剩下了嗬嗬声。
邱大来没想到对方如此厉害,听了听周围动静,知是逃不掉了,便咬牙道:“看来我们的计谋失败了,不过又如何,死的人越多,弥勒降世越快!”
汤不平微微摇了摇头,弥勒?
算了吧,这世上没有真佛!
苦难在这世上,来了一轮又一轮,几千年来,死了无数百姓,也不见所谓的弥勒出世。
若真有弥勒,汤不平很想试试,到底是他的脖子硬,还是自己的刀快!
“你踢了我七脚,我还你七脚,公平。”
汤不平冷冷地说道。
邱大来哈哈大笑起来,旋即从难民衣服上,撕了一个布条,缓缓缠在拿着刀的右手之上,道:“我当时就应该杀了你!”
汤不平抬了抬头,看了一眼空了的房梁,然后对邱大来道:“若是你早点动手,我也不需要挨那几脚。你这样绑着刀,可少了许多变化,不太明智。”
邱大来凝重地系好,目光盯着汤不平。
眼前的人力量绝非寻常,若不绑住刀手,说不定一击之下刀便飞了。
“少废话!”
邱大来喊叫着冲上前,手中长刀以劈华山之势,重重斩落,汤不平瞳孔微微一寒,毫不避让,抬刀迎了上去。
叮!
砰!
邱大来蹬蹬后退,嘴角流出血迹,低头看了看胸口的脚印,脸色有些苍白。
汤不平刀走灵蛇,掠过邱大来的手腕,随后便是重力一脚,邱大来飞出,砸在了堂桌之上,整个堂桌咔嚓折断……
瞿佑看着不远处热闹的阳春街,心中一喜,只要过了阳春桥,混入人群,自己便会安全。
过几日风声不紧,易容出城并非难事。
瞿佑刚上桥,便看到了一脸笑意的黄子澄、景清等人,慌不择路之下,直接跳到了河里。
黄子澄站在桥上,看着水里扑腾的瞿佑,喊道:“这位兄台,可需要帮忙?”
瞿佑这才想起来,黄子澄根本没见过自己……
好不容易上了岸,还没来得及跑路,瞿佑便看到了笑吟吟地雄武成。
郁新没有动用卫所之力,只凭着安全局二十余人,三千青壮难民,便平定了白莲教叛乱,杀二百三十余教徒,活捉了瞿佑、吴远,剩余二百余教徒,被郁新押到了城门口,当着百姓与难民的面,一起砍了。
“白莲教徒,祸国殃民,日后谁再敢结党营私,身入白莲教者,按朝廷律令,杀无赦!万望诸位以此为戒,莫要兴风作浪,害人害己!”
郁新高声喊道。
相对于苍白的语言,人头是最好的警告。
一时之间,定远肃然。
郁新正在拟写奏折,主簿谢刚匆匆走入大堂,道:“大人,城外来了许多粮商,希望朝廷可以高价购置。”
“高价?为何要高价?一两银子两石米,让他们把米留下,人可以走了。”
郁新没时间理睬这些小事,白莲教徒可以控制定远,这是一个极为危险的信号,若朝廷不早点拿出对策,必成大患。
五百余教徒,只不过是定远一地。
定远之外呢?
当下白莲教教徒最多的,还不是凤阳府,而是河南、山东与北直隶等地。
一旦这些教徒形成一股势力,反叛朝廷,其后果不堪设想。
朱元璋的苛政,朱允炆的施政方略,都不断在伤害士绅利益,这些又促使士绅在立场上倾向于白莲教,甚至主动为其提供掩护,支持,乃至于自己也加入白莲教。
白莲教扎根民间,本就是朝廷控制薄弱之地,若再有城中士绅为其提供支持,那白莲教在民间的影响力,将不可小觑。
郁新将自己的担忧写入奏折之中,交给雄武成,道:“这封奏折,要以最快速度递送京师。”
雄武成接过奏疏之后,从怀里又掏出了一叠纸,喊来镇抚司汤不平,一并递了过去,道:“你亲自跑一趟京师,将郁阁老与我的奏折送上去,若是可以,当面汇报定远之事。”
汤不平收好文书之后,离开县衙,打马便离开了定远城。
郁新皱了皱眉,道:“雄同知什么时候会写奏折了?”
雄武成哈哈笑了起来,道:“莫要欺负我是武夫,武夫也有武夫写奏折的法子。”
“好吧,那瞿佑可交代了?”
郁新转了话题。
雄武成摇了摇头,道:“邱大来被汤不平三脚踢死了,吴远受尽折磨,求饶上百次,依旧不知谁是古今,那瞿佑倒是个硬骨头,无论怎么动刑,都不开口。”
郁新走到堂中,沉声道:“瞿佑见势不妙,舍弃教众孤身逃走,只这一点便足以证明,他有求生意志,以死相逼,他会开口的。”
雄武成重重地点了点头,道:“既如此,我亲自审讯!”
皇宫,武英殿外。
内阁大臣解缙、工部尚书郑赐求见,双喜有些为难地看着两人,道:“昨儿皇上只休息了一个时辰,这才刚用过午膳,午憩还至一刻钟,两位大人能否稍候一二?”
解缙、郑赐听闻之后,对视一眼,不免有些担忧,只是所汇报之事重大,又不敢迁延。
就在两人犹豫时,殿内传来了朱允炆的声音:“让他们进来吧。”
双喜连忙请解缙、郑赐入殿。
朱允炆强撑精神,赐座二人,直接问道:“郑尚书也一起来了,可是张显宗那里有了消息?”
郑赐眼一红,起身走出,跪在地上,然后拿出了一份奏章,道:“皇上,张显宗,他,他为国尽忠了!”
“什么?!”
朱允炆脸色一变,站了起来。
双喜连忙接奏章,呈给朱允炆。
朱允炆展开奏折,低头看去,一股凄怆之感,铺面而来。
“臣户部主事宋礼顿首于徐州,工部侍郎张显宗奉命勘验水道,整堤安民……天雷滚滚,骤雨连夜,河水猛涨,天下危情……死肉初去,又已奔赴,身立长堤,浩气长存……”
“如今分水之策效用初显,开封、宿迁、淮安诸地已无大忧……赖圣人之德,全百姓之福,臣请为张侍郎立碑作传,以彰后世……”
朱允炆手中的奏折滑落在地,犹然记得,张显宗走时,自己还与他约定,待他归来,亲自设宴!
可如今?!
“皇上,安全局指挥同知薛夏求见。”
黄门禀告道。
朱允炆定了定心神,道:“让他进来。”
薛夏匆匆入殿,跪在朱允炆面前,高声喊道:“臣薛夏失职,还请皇上降罪!”
郑赐看着薛夏,顿时潸然。
朱允炆为了保护张显宗,派去的护卫便是薛夏,一位真正的安全局实权人物!
他没有失职,张显宗的死与他无关。
朱允炆也清楚这一点,只是无论如何,薛夏都没保张显宗周全!
“皇上,张大人临终之前,留下一封信,让臣下务必转交皇上。”
薛夏从怀里拿出牛皮袋,取出了那封珍贵的信,双手托举过头顶。
朱允炆亲自走了过去,低头看着信封之上的字:
“臣张显宗拜,皇上亲启。”
朱允炆打开信封,取出其中的信,一看之下,连忙转过身去,两行眼泪滚落而下。
“臣知岁月浅短,再无明日,应皇上之宴,恐无法赴约,失约皇上,乃臣之罪一。分河北上山东,必害沿线百姓,淤塞河道,致留后患,乃臣罪之二。未赴开封,不知夺淮真相,乃臣罪之三……”
“臣荐户部主事宋礼,其人有水文大才,若用此人,天下水患,大半可平……薛同知照料有加,臣下伤患,与其无关,万望皇上莫要牵连忠诚之人……”
“愿皇上贤明永志,以万民为重,开我大明盛世,日月永存……臣张显宗,叩首!”
朱允炆挥了挥手,低沉地说道:“你们都下去吧。”
解缙、郑赐、薛夏与双喜等人退出武英殿。
朱允炆握着信的手,微微抖动着,低头看去,两滴眼泪砸在了信上。
墨,晕染。
朱允炆的内心,从未被一股力量如此击中过。
这股力量,浩然天地!
这股力量,万古长青!
他的心中没有个人,没有小家,只有万民,只有国!
他在临死之前,仍在给自己举荐人才!
他在临死之前,仍在保全他人!
他在临死之前,仍心系大明,用最后的生命,给自己送上——绝响的建言!
张显宗,他是大明的忠臣!
朱允炆擦去眼泪,再坚强的帝王,也有被动容的时候,无关软弱,只因,这份忠诚,直击人心,可昭日月!
本章已完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400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国内精品一线二线三线区别在哪里,国内精品一线二线三线区别在哪里最新章节,国内精品一线二线三线区别在哪里 xbiquges.com!
400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国内精品一线二线三线区别在哪里,国内精品一线二线三线区别在哪里最新章节,国内精品一线二线三线区别在哪里 xbiqug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