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三国 第3506章 土地,土地

小说:诡三国 作者:马月猴年 更新时间:2025-01-20 00:02:41 源网站:xbiquges.com
  第3505章 土地,土地

  两个子敬相互看着,拱了拱手。

  久仰久仰,失敬失敬。

  两人毫无营养的一阵客套。

  斐潜微微笑着,站在一旁,不予置评。

  斐潜对待三国人物的态度,是随着认知的提升而不断变化的。

  在最开始的时候,斐潜其实自我认知是很渺小的,毕竟他原先的身份就是一个屁民,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司小吏而已。在工作之中,哪一个老总都能叼他,在家庭里面,他的地位比狗都低。

  这样的人见到了传说中的三国人物,自然免不了会有些激动,就像是平常人见到了明星。至于像是什么键盘侠,自然是天不怕地不怕,当然也就看不起斐潜谨小慎微的模样。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斐潜也从盲目的崇拜,或者叫做经验性的信赖之中醒悟过来,明白了三国之中的这些人并不是简单的一个符号,抑或是固定的一个模板。

  他们也会有情感,有错误,也会拉屎放屁讲粗话,着急了跳脚骂娘。也不是什么一登场就是数值全满,技能全亮,随时都能开个大什么的……

  直至当下……

  先是马越,后是鲁肃,最终使得斐潜对于三国人物的态度,走向了一个较为成熟稳健的方向。

  这些三国人物,首先是一个人!

  不是简单的一个名字,或者是一个符号!

  人就有七情六欲!

  鲁肃的『七情六欲』又是什么?

  历史上只是注释了鲁肃和周瑜的交情,和孙权之间的关系,但是实际上鲁肃和周瑜之间的友情,真的就是牢不可破,情比真金?

  显然也不完全是。

  关系好,是因为鲁肃和周瑜的利益并没有太大的冲突,而且从某个方面来说,周瑜是鲁肃的举荐人……

  不过,有意思的是,既然周瑜早在孙策时期,就已经拐走了鲁肃,为什么到了孙权之时,鲁肃才真正的进入了江东政治生态圈子里面呢?

  可以说是孙策和鲁肃之间相性不合,但是斐潜更相信是孙策和鲁肃没能聊到一块去。

  对于孙策来说,可能当时孙策根本就没有想要在江东久待,他可能更想要加入中原角逐,至少是先回到江淮一带去发展壮大,所以对于江东士族很不客气。这在后来孙策遗言当中也略有展现,他对于孙权也谈不上多么看好,甚至告诉孙权不行就走……

  可是孙权不一样。

  孙权的目标,一切的一切,就是保全江东基业,尤其是在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孙权的情况下,鲁肃出现了。鲁肃肯定了孙权有『大帝』之姿,并且献出了以江东为基业,觊觎江北,寻找机会问鼎中原的大战略。

  虽然这个大战略在后期看来有些扯蛋,但是无疑当时给予了孙权一剂强心针!

  因此孙权和鲁肃才真正水乳交融起来……

  所以历史上,鲁肃到了江东,在孙策期间得不到重用,默默无闻,到了孙权时期,在赤壁之战才真正崭露头角,成为重要的谋臣智囊!

  而现在么,赤壁之战没了,鲁肃在江东的重要性,也就没有像是历史上的那么高。

  这是斐潜觉得有机会拉鲁肃过来的原因之一,但是在真正见到了鲁肃之后,在鲁肃恭敬却疏远的言辞之下,斐潜就意识到,他有些自以为是了,鲁肃不太愿意来关中。

  斐潜甚至一度想过,要用周瑜的病来要挟鲁肃,可是细细思量之后,斐潜也打消了这个设想。一来是这样做多少有些卑劣,二来是鲁肃和周瑜的友情,真的能像是刘备三兄弟那么亲密无间?

  显然不是。

  如果周瑜真的和鲁肃关系密切到如同兄弟一般,那么鲁肃应该在孙策时期就已经上位了,不必等到孙权之时才获得晋升的空间。

  所以鲁肃和周瑜应该是密友,利益不矛盾,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配合的相关体,但是绝对不是什么生死兄弟。以周瑜来要挟鲁肃,显然不会成功。

  那么,以其他的方面,来满足鲁肃的需求呢?

  斐潜思考之后,觉得不妥。

  斐潜确实也可以给鲁肃很高的,超出江东水准的待遇,但是那样很不妥。

  名气和能力,现如今不再是斐潜所关注三国人物的重点!

  现在斐潜需要的是『合适』!

  或者游戏化一些的名词,叫做『相性』也可以。

  这不得不要感谢马越。

  正是马越给斐潜敲响了一记警钟,让斐潜从战胜曹操的喜悦和骄傲之中,清醒过来。

  马越是老资格了,但是老资格并不代表着就一定会和斐潜思维一致,步调一致!

  那么,还有多少『马越』会出现?

  引进新的人才,就能改变解决这个问题么?

  引进人才不是不好,但是没有任何想法,也没有任何的规划,只是为了引进而引进,那就肯定会出问题。

  斐潜想起了后世公司里面,几乎年年都在喊着引进人才,将原本的老员工当作牛马,新员工一进来的工资就可以比老员工要高,然后还美名其曰是鲶鱼效应,但是实际上是怨声载道。能不能有鲶鱼效应,是要看老员工的具体情况,而不是随便往水里丢鲶鱼。

  从桓灵二帝开始,因为长达近两百年的平安富足生活,山东大小地主,士族豪强也渐渐偏向于放纵疏狂享乐一流,直至魏晋时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集体嗑五石散都算是雅事,一群人裸体跳舞闹市癫狂,都是风流,要的就是自由奔放,放荡不羁。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家国天下虽然被名士挂在嘴边,但是实际上真正去做实事的并不多……

  江东山东的名士,很多都是如此,鲁肃有没有多少的这样习惯?

  斐潜不得而知,但是可以再观察观察。

  斐潜带着鲁肃来,就是为了这一点。

  鲁肃鲁子敬,枣衹枣子敬。

  两个人的名字都是子敬,但是做着不同的事情。

  鲁肃在江东有没有受到万人敬仰,百姓拥护,斐潜不清楚,但是在关中,枣衹的名声在田间地头,比斐潜的这个骠骑,还要更受欢迎!

  普通百姓民众对于斐潜,是尊敬,但是对于枣衹,却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因为关中农业水利方面的事情,几乎就是枣衹一手操办起来的,甚至包括畜牧业和林业。毕竟大汉『农桑』都算是在一起,没有分得那么详细。

  几乎每一年秋获之后,都会有一些乡野里的老人,会带着一些农产品,特意走上十里八里的路,送到枣衹的家里。

  或许只是一些粟米,或许只是一些野果,都不是很值钱的东西,但是年年如此,送到了,磕个头,放下就走。

  斐潜笑说这是百姓将枣衹当神灵在祭拜……

  对于关中的百姓来说,斐潜太过于遥远,不可触摸,难以接触,而枣衹才是他们最经常见到,而且带着他们真正变得生活富足起来的官吏!

  当一名官吏真正的为百姓民众办事,将百姓民众的疾苦放在心上,并且认真去做去解决的时候,百姓民众自然而然的就会去拥护他,根本就不需要官吏在台上卖命嘶吼。

  斐潜需要的是真正做事的官吏,而不是只会卖命喊口号的官吏。

  正所谓,不曾经历,不为经验。

  在马越事件之后,鲁肃到来的思维碰撞,再加上斐潜的自我反省,最终使得斐潜对于人才的态度和观念,趋于完善和成熟。

  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就像是水到渠成。

  『子敬,怎么穿这么少?』在两个子敬简短寒暄之后,斐潜上前拉住枣衹的手,觉得枣衹手有些寒凉,便很是自然的解下了身上的皮裘,盖在了枣衹身上,浑然不在意枣衹手上身上沾染的泥土和污垢。

  『方才活动了一下,也不觉很冷……』枣衹笑道,并没有因为斐潜解衣推食的举动就显得格外激动,『主公怎么来此?』

  『听闻你在这里修葺,便是来看看……水渠修葺进度如何……』斐潜问道。

  枣衹站在土山之上,用手指点着,『那边靠近白渠一段,已经修得差不多了,现在就是赶工这边一截……』

  斐潜一边听,一边看,时不时点点头,『热汤呢?水渠下面也要生火保暖……柴火煤炭可要备够。』

  『都有。』枣衹说道,『前几天刚拉了两三车来,在那边……』

  『草蓑呢?冻伤的多不多?』斐潜又是问道。

  『还行。轻微冻伤的在所难免……每一个时辰就会轮换,回土屋烤火取暖饮用热汤……』

  『你也要穿厚一些……你原来那件皮裘了?』

  『不小心沾了水,正在烤……』

  『那这件你就先穿着……』

  鲁肃在一旁,看着斐潜和枣衹之间的互动模样,心中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有点不是滋味。

  鲁肃下意识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远处的郑国渠上。

  关中冬日,已经是颇为寒冷了,可是前方郑国渠之处依旧是热火朝天。

  大汉并没有严格的什么水渠修葺安全管理制度,所以现场的调度和安排就显得很重要,一旦出现只想要捞政绩而不顾一切的官吏,那么劳役苦工死伤就不可避免的会大量出现……

  鲁肃慢慢的看着,却没有看到有什么劳役伤亡的情况。

  石料和木料等物品,分门别类的堆放在水渠的一侧。

  运输的车辆和人,将水渠边上的土地已经踩出了一条道路来。

  在水渠的另一面,搭建了一些临时的棚子,正在冒着热腾腾的烟火气。

  远远的,劳役悠扬的号子声传来,虽然听不清楚具体在喊着一些什么,但是鲁肃也能听出在呼喊之中,并没有太多的怨恨,愤怒等负面的情绪,反而是有一种蓬勃向上的感觉……

  这……

  完全不一样。

  在江东,每一次的大规模劳役,都是官吏捞钱的好机会,都是平头百姓的大祸临头。

  依稀之间,鲁肃听到了斐潜似乎问起了劳役死伤……

  鲁肃愣了一下,转头过去。

  『搬石头的时候,有两个没拿稳,一个砸断了腿,另外一个压死了……』枣衹叹了口气,『断腿的那个,医师说接不上,就直接砍断了……』

  『抚恤发了没有……』

  『已经派人去发了……』

  斐潜和枣衹两人的话,鲁肃听了,却觉得难以置信。

  开什么玩笑,这么大的工程,就只有一死一伤?

  而且还有抚恤金?!

  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400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诡三国,诡三国最新章节,诡三国 xbiquges.com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